随着胸部CT在健康体检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肺结节被发现。肺结节是指肺中出现的异常物体,人们常将其与肺部肿瘤联系起来。加上在体检报告中出现“肺结节,建议随访”的描述,导致部分肺结节实际上是早期肺癌,这是一个令人遗憾的事实。现代医学在肺结节的干预措施与方法方面明显缺失,仅仅告诉患者建议定期复查。由于这样的建议,许多体检者在思想上感到焦虑、焦躁、恐惧和迷茫。无形之中,这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对肺结节进行早期有效干预变得越来越紧迫。
祖国医学在干预和治疗肺结节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方法多样且疗效较好。其中之一就是培土生金法。笔者在近几年的应用中,对于干预肺结节的临床经验进行了解读,具体如下:
1.肺结节的概念和形成在中医学中的解释
肺结节在中医学经典中没有相应的具体病名。根据临床观察,肺结节可以归属于“痰核”、“积聚”、“肺积”、“症瘕”等范畴。《素问·遗篇刺法论》指出“正气内存,邪气不能入侵”,“邪气凑集的地方,正气必然虚弱”。《医宗必读》中说“结块的形成是因为正气不足,然后邪气占据”。这表明了正气不足和抵抗外邪能力低下是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由于正气虚损,脾胃功能衰弱,肺气无法正常运行,失去升提清气、降浊功能,导致肺气郁结,津液输布异常,津液积聚成为痰,痰液凝聚在肺脏内。长期不化则形成肺结节,正如清代沈金鳌所着的《杂病源流犀烛》中所载:“邪气积聚于胸中,阻塞气道,气无法正常通畅,形成痰、食、血等病邪与正气相搏,邪气胜出,正气无法控制,最终形成了肺结节。”
2.中医研究对肺和脾胃的生理功能进行了解读。
《黄帝内经·经脉别论》中写道:“饮食进入胃腹,化为精气,向上输送到脾脏,脾脏的气血散布精神,再向上运输到肺脏。”
脾脏负责消化和吸收食物,清升作用与控制血液,身体的生命和气血津液的化学反应都依赖脾脏胃的消化功能。因此,人们称脾胃为气血的化生之源。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提到,“人的身体必须依靠食物的气息,食物进入胃,分散到六腑中,气息才能到达,调和五脏,血液才会生成,最终使人得以生存,因此可以说后天之本在于脾脏。”补土派的李杲则认为,“各种疾病都是因为脾胃功能减弱而产生的”,“脾胃是后天之本”。
肺是一个敏感的器官,主要负责呼吸功能,调节水分的通畅,肺也是水分的来源。通过肺的呼吸作用,调节体内津液的运行和排泄,预防湿气的积聚。此外,脾脏也起着传输津液的作用,将津液分散到肺部,这不仅是肺部正常水分调节的前提条件,也为肺部的生理功能提供了必要的养分。

3.中医对脾病和肺病的病例关系进行解读。
古代人说过“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存痰液的器官”,脾和肺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当脾功能虚损时,往往会导致肺气不足;脾失健运,导致津液代谢障碍,水液停滞,聚集形成痰液,这会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所以《内科摘要》中提到“肺主治节,负责调节输布津液的功能,虽然脾也能分散精气,但上归于肺,肺失宣发功能,津液凝聚形成痰浊。肺是储存痰液的器官,在外邪的侵袭下,肺失去了正常的生理功能,肺气郁阻,宣降失司,津液输布困难,形成痰液阻塞,气血运行不畅,血液滞留引起淤血,痰液和毒素交互阻塞,阻塞络脉,长期下去逐渐形成肺部肿块。”《诸病源候论》也指出:“劳累伤身的人,脾胃虚弱,无法消化水分,因此会产生痰饮。”
从这里可以看出,脾脏是产生痰的来源,痰浊积聚在肺脏中,痰浊黏稠,阻塞了肺气的流动,肺气被阻滞,无法顺利运行,最终导致痰聚结块。
4.对于治疗肺结节的培土生金法,中医有自己的解读。
培土生金治法是一种利用脾胃运化的方法治疗肺部疾病的方法。其原理基于五行相生的理论,而五行学说认为“土”和“金”之间存在相生的关系,即土能生金。
脾被归为土属性,而脾土是肺金的母体。肺属金属性,金又是土的子孙。土能培养金,因此补充脾土可以滋养肺脏。当肺病发生时,如果脾虚无法供应足够的养分给肺脏,而肺脏无法自我恢复时,可以通过补充脾土的药物治疗来调节中州(脾胃功能),增强后天之气。这样就能保证中气充足,使肺脏得到滋养,达到治疗目的。
脾虚失运,产生痰湿,积聚在肺部,母脏功能衰弱,波及到子脏,叫做“母病及子”;肺失宣肃,就会出现“子盗母气”的现象,也就是“子病及母”。《尚书正义》说“土,万物的根本生命之源,用来养活人”,《医碥》说“食物进入胃,脾胃运作提供精美的气,虽然周布了其他四脏,但实际上首先输送到肺脏,肺脏接受到这些益气,就是脾土生肺金,肺脏受到脾脏的益处,气息就更加旺盛,水分能够下降,滋润百体”。
肺气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脾气的盛衰情况,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补充脾气,有助于增强肺气的作用。脾胃被认为是人体后天之本,也是气血生化的源头。通过增强气血来健脾,可以保证肺气充足,让肺主气,负责呼吸功能的器官正常运行。这就叫做培养土地,使之能够产生金属。

5.需要强调的是
1、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不能僵化思维,而是要充分发挥中医的智慧,并运用中医的哲学思维去认识疾病,这样才能发挥中医内在的治疗力量。《黄帝内经》中的“阳化气,阴成形”,《类经附翼》中的“气聚则有形,形散则归无象”等经典句子,正是中医治疗肺结节等疾病的智慧之源。《列子》中的“有形生于无形,有形化为无形”则阐述了有形和无形之间相互产生、相互转化的哲学观点,为中医治疗肺结节等病理性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体现了中医智慧在超越科学的高明之处。
2、肺结节是一种病理性增生,由于气机运动无形而生成,而后发展成为可见的实体,由气结、痰结、瘀结等互相凝聚形成。根据《病机沙篆》所述,积聚指的是痰血相互积聚形成的实体,也称为久积之迹。在及早发现、辩证用药、坚持治疗等条件下,肺结节是可以通过消散吸收而变得无形的。这意味着将其从有形转化为无形。
肺结节类疾病是中医学中涉及到的“痰核”、“积聚”、“肺积”、“症瘕”等范畴的一种疾病类型。其基本病因是由于痰液与淤血阻塞肺络,治疗时要着重于清除痰液和疏通淤血,准确把握主要症状以及病因。如果在早期发现肺结节时轻视其严重性,认为是普通的小问题而不及时治疗或是采取任何措施,就会错过早期治疗的最佳时机,导致结节逐渐增大,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到了最后甚至可能恶化,即使是享有盛名的医生也无法挽回。后悔已迟。
4、中医理论广博深奥,思维灵活多变,方法丰富多样。在临床实践中,必须依据中医执业医生的辩证方法,运用中医智慧,对于任何初次出现的小结节都不能忽视。我们可以采用化痰为水、化瘀为血、化积为气、化有形为无形的方法,使气机通畅,升降有序,从而使身体上的结节无处可藏,以达到保持健康身体的目的。
【就诊需知】
1、我院就诊患者较多,请提前网上预约挂号
2、医馆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石岗路9号
3、接诊时间:8:30-17:30(节假日不休)
4、医馆电话:020-89115299

创新中医
肿瘤实验研究中心
全国肿瘤学术会议
规范化诊疗临床基地
肿瘤医疗研究联盟
第六届广州中医肿瘤会议
分享会议后媒体采访
中华医学会肿瘤病学术会议
第八届中医肿瘤科国际学术大会
第三届中德肿瘤论坛
第四届肿瘤学术会议
第十三届中医肿瘤分享会
无私献爱引来媒体采访
为群众办实事
为群众百姓免费会诊
排队依次有序
细心、耐心、责任心
人性化关爱
全天候导医服务
家属耐心等候
超大面积展厅
医馆候诊大厅
患者千里送锦旗
忠于职守一心为民
医师诊室走廊
排队挂号井次有序
耐心服务得好评
医馆就诊大厅
抗疫防疫人人有责
导医护士精细化服务
医馆防疫排查